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粘膜角化异常性疾病。皮肤及粘膜可单独或同时发病。也于两者同时罹患。少数病例还可见于生殖器,指(趾)甲。本病因发生于皮肤的损害特点是扁平而有光泽的多角形丘疹,融合后如苔藓而命名。发生于口腔粘膜的扁平苔藓因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转归预后等方面均与皮肤扁平苔藓有较大的差异,近来也有人认为它是区别于皮肤扁平苔藓的一种独立疾病。
口腔扁平苔藓的主要特征是珠光色条纹,其白纹可向各个方向延伸,或交织成网状,树枝状,环状等不同形态,或呈斑块状,有时可出现丘疹、水疱、糜烂等多种病损,患者自觉粗糙、牵拉或疼痛。组织病理变化是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变,伴粒层肥厚,基底细胞坏死、液化、变性,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基底细胞间变。加上口腔扁平苔藓有一定比例的癌变率,尤其是长期反复糜烂或萎缩的病例癌变率较高,有人认为本病实质上是一种癌前病变。
西医认为口腔扁平苔藓病因不明,从临床和基础的研究中发现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遗传,慢性肝炎,胃溃疡等系统疾病,以及免疫亢进等有关。
口腔扁平苔藓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口腔粘膜的白色珠光色条纹或斑块,慢性病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病中年女性稍多于男性。
中医认为口腔扁平苔藓与“口破”、“口糜”相象,也有认为与“口蕈”、“口藓”类似。其发病与内伤七情,外感风热燥邪有关。例如思虑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温内停,蕴而化热,热则生燥,燥胜则干,可导致粘膜粗糙,白色条纹,渗出糜烂,外感风热,入里化火,上蒸于口,亦可加重病情。因脾为后天之本,主一身肌肉,开窍于口,肝主疏泄,怒则伤肝,肝阳上亢,耗伤阴血,更增内燥,故本病常责之于脾、肝两经。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粘膜联发疾病。因为发生在皮肤上的损害为有腊光样光泽的丘疹,丛集为三角形或多边形,乍一看,很像地上长出的“苔藓”,所以叫“扁平苔藓”;口腔粘膜的表现并不像皮肤那样如“苔藓”,但因为是同属一病,故称为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学界对此病的定义是: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浅在性炎症的角化性病变。最多见于颊粘膜,其次为舌、唇、腭、牙龈及磨牙后区粘膜。病损主要表现为左右对称的白色线状、树枝状、环状或网状条纹,条纹两侧的粘膜发红。有时病损发生于舌背可表现为浅灰白色斑块,同时可伴发白纹。白纹的颜色从灰白到乳白色不等,但都呈白珠光色,很容易辨认。有时上述白色病损可伴有疱或溃疡,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口腔扁平苔藓。其病程慢性迁延,可以复发,且有癌变可能,属于癌前状态。口腔扁平苔藓与皮肤扁平苔藓可以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也可能单独发生。但联合发病并不等于容易发。
(实习编辑:柯宗兴)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口腔颌面部肿瘤(如舌癌、颊癌、腮腺肿瘤及其它良恶性肿瘤)的诊治(如各种恶性肿瘤的联合根治术及修复,包括各种皮瓣、肌皮瓣修复以及骨组织缺损的修复)、唇腭裂序列治疗(如唇腭裂的I、II修复术、牙槽突裂的植骨术以及继发颌骨畸形的正颌手术)、各种正颌外科手术(如根尖下截骨术、各种上颌骨及下颌骨的截骨手术等)、各种牙槽外科手术(如义齿修复前外科手术的前庭沟加深术和牙槽嵴增高术)、各种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和处理(如简单或复杂的颌骨骨折复位固定术)、各种颞下颌关节病的诊治(如颞下颌关节成型术)、各种口腔颌面部神经疾病的诊治(如面神经瘫的处理及三叉神经撕脱术)、各种涎腺疾病的诊治(如各种腺体的摘除术)、各种颌骨切除术及口腔颌面部各种软硬组织缺损的重建术。
擅长领域:各类唇腭裂手术治疗:特别是Furlow法腭咽成形术及腭帆提肌重建术;腭咽闭合不全的诊断与治疗;腭裂术后及先天性构音障碍语音训练;颌面部囊肿、肿瘤的治疗:血管瘤、脉管畸形的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儿童骨折、颌骨牵张成骨与骨畸形矫治;儿童慢性腮腺炎、腮腺区肿瘤的诊治;颌面部复杂感染的治疗。
擅长领域:对儿童口腔颌面部先天畸形、后天(外伤术后、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有丰富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