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以癌最常见,在癌瘤中又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多见。在我国,口腔颌面部鳞癌多发生于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以牙龈癌、舌癌、颊癌、腭癌及上颌窦癌常见,颌骨癌则相对较少见,口腔癌在我国长江以北,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5-5.6%,长江以南为1.75-5.18%在印度其在全身恶性肿瘤中高达40%以上,颌骨癌主要发生于牙胚成釉上皮的剩余细胞,这些上皮细胞可残存于牙周膜、囊肿衬里以及来自釉细胞瘤恶变,在组织学类型上其可以是鳞癌也可是腺性上皮癌。
临床表现
1.好发于下颌骨,特别是下颌磨牙区,于发病部位出现实质性肿块,生长迅速,扪诊无乒乓感,可有压痛。 2.可有牙痛、局部疼痛,侵犯下牙槽神经可出现下唇麻木。 3.侵犯牙槽突可出现牙松动、脱落、肿瘤自牙槽窝突出,侵及邻近咀嚼肌时可出现张口受限。 4.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诊断依据
1.颌骨部位的肿物,生长迅速,疼痛,下唇麻木,牙齿松动脱落。 2.X线摄片示不规则虫蚀状破坏。 3.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治疗原则
手术是治疗颌骨癌的主要方法,一般应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可于手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
用药原则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手术范围较大,同时植骨或同时作较复杂修复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较常用为: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术创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化学药物治疗可于术前或术后配合应用,因其副作用较为严重,应在医师指导下对血象等严密观察下应用
辅助检查
1.对于临床表现较典型,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鉴别诊断较困难,肿物较大与周围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或疑有转移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C”。
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后,原发瘤及转移源已彻底切除或消失,创面已基本修复。 2.好转:治疗后,肿瘤缩小,症状减轻。 3.未愈:治疗后,肿瘤无缩小,症状无改善。
专家提示
口腔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数口腔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象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另外,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发现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因此,口腔癌的预防在于减少外来刺激因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与上颌窦癌一样,颌骨癌的早期确诊较困难,常常易与牙槽脓肿、下颌骨骨髓炎及神经炎相混淆,因此一定要高度警惕,尽早进行摄片等必要的辅助检查,必要时可拔除一病源牙,从牙槽窝内刮取一块组织作病理检查。另外,本病首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辅助可有助于提高治疗愈率,但后二者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措施,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更不能采用一些偏方验方外敷内服,刺激肿物生长,贻误治疗,以至失去治疗机会。
小编提醒: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口腔频道
(实习编辑:谢利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1年全国爱牙日专题,讲解孩子、孕妇、老人及其他普通人群的爱牙洁牙各方面的口腔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