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肌间隙感染是指咬肌间隙的化脓性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嚼肌为中心的急性炎性红肿、跳痛、压痛。
临床表现:
以嚼肌为中心的急性炎性红肿、跳痛、压痛,红肿范围上方超过颧弓,下方达颌下,前到颊部,后至颌后区。深压迫有凹陷性水肿,不易扪到波动感,有严重开口受限。用粗针从红肿中心穿刺,当针尖达骨面时回抽并缓慢退针即可抽到少许粘稠脓液。病人高烧。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大。
颞下间隙位置深在、隐蔽,故感染发生时外观表现常不明显,仔细检查可发现颧弓上、下及下颌支后方微肿,有深压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但颞下间隙感染时常存在相邻间隙的感染,因此可伴有颞部、腮腺咬肌区、颊部和口内上颌结节区的肿胀,以及出现该合并间隙感染的相应症状。
治疗:
咬肌间隙蜂窝组织炎时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局部可和物理疗法或外敷中药;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引流。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途径,虽可从口内翼下颌皱襞稍外侧切开,分离进入脓腔腔引流,但因引流口常在脓腔之前上份,体位引流不畅,炎症不易控制,发生边缘性骨髓炎的机会也相应增加。因此,临床常用口外途径切开引流。口外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2cm处切开,切口长约3~5cm,逐层切开皮下组织,颈阔肌、以及咬肌在下颌角区的部分附丽,用骨膜剥离器,由骨面推起咬肌进入脓腔,引出脓液,冲洗脓腔后填入盐水纱条引流。次日交换敷料时抽去纱条,换置橡皮管或橡皮条引流。如有边缘性骨髓炎形成,在脓液减少后应早期施行死骨刮除术,术中除重点清除骨面死骨外,不应忽略咬肌下骨膜面附着之死骨小碎块及坏死组织,以利创口早期愈合。
咬肌间隙感染缓解或被控制后,应及早对引感染之病灶牙进行治疗或拔除。
(实习编辑:张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本品可用于治疗上述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症: 1.呼吸系统感染: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道疾患继发感染、肺炎、肺化脓症; 2.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3.腹腔感染:胆囊炎、胆管炎、腹膜炎; 4.盆腔感染:盆腔腹膜炎、子宫附件炎、子宫内感染、盆腔死腔炎、子宫旁组织炎; 5.败血症。[详细]
去看看 ¥0.0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 4.肺炎衣原体肺炎。 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淋病奈瑟菌感染;[详细]
去看看 ¥0.0